邓石如与“印从书出”
文/马士达
自邓石如出,清代篆体书艺大发展,篆刻之“以刀法传笔法”方始成为可能。
邓石如深得汉碑篆额之精髓,以汉篆笔法写小篆,其篆书书法卓有建树,并为此后篆书书法之风格化大开方便法门。
我以为,邓石如未出,写篆者只知合古法,而未知有我法;或虽求我法,但力不从心,无以自立。邓石如既出,则写篆者皆知当源于古法、出之我法。故篆书书艺一时众彩纷呈,争奇斗艳。
在篆刻上,邓石如敢于以其篆书入篆刻,创开“篆刻 刀法”之艺术模式,其功莫大。因为,当魏稼孙目睹邓石如篆刻,称其“书从印入,印从书出”而倍加赞赏时,人们对书法与篆刻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。
但是,平心而论,邓石如的篆刻创作水平并不高。如此说,绝非指邓石如篆刻艺术观念对前人没有发展,而是实际创作水平与历来篆刻界的普天颂赞显得“反差”太大。长期以来,人们一提及邓石如,大抵是以其“书从印入,印从书出”称其“印外求印”的变革精神;或因其提出过“疏处可使走马,密处不使透风”的卓见,因其篆书书法水平之高超,而想象其篆刻章法的超绝乃至于篆刻的神奇。所有这些,其实不过是想当然的推断和不加思索的沿用旧说罢了。而要论其真正的创作水平,重要的应以事实说话。
说邓石如篆刻创作水平不高,首先是因为他的篆刻佳作很少。就我们平时所见,至多只有《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》、《意与古会》及《古欢》等少数的几方(图1),尚能反映特色并见诸“灵气”。这几件朱文作品,一反常规,其线条刻得比别人厚重;章法安排上也看不出多少勉强之意,基本属于以“写”的手法来协调布置,而不同于许多蹩脚刻手用“算”的方式苦心谋划,足见他确有过人之处。然而,这样的作品能有几方?其余类似这种“风味”的作品,分明犹嫌不足:《事无盘错学有渊源》,太按部就班,过于工到;《振衣千仞岗,濯足万里流》,则不善于按字画的多少合理调停布置,显得章法松散,了无兴趣;《燕翼堂》,更是故意扭曲笔画,纵然看似统一,已显得“装腔作势”,不足为美。
如果说邓石如的篆刻如何了得,我以为只是在他创作的朱文篆刻中有少数几方偶然拾得的像样作品。其白文作品,人们总喜欢把它“附带”在朱文一起加以恭维,我更不明白人们对此究竟是以耳朵“听”(名头)还是用眼睛“看”(作品)的。
《笔歌墨舞》(图2)是被人们公认的传世佳作。我虽不谓其劣,却难见其好:总的看虽不失厚重和大度,但篆法平平、章法不奇、刀法不熟,何谈神采和异趣?即便算它是一方邓石如的传世佳作,对于今天任何一个比较谙熟篆刻之道的作者来说,刻到这种水平,又有何难?
《邓石如字顽伯》(图3),是邓石如自己的名字印。通常篆刻家的自用印(尤其是姓名印》,终会不遗余力、力求刻好的。但就这件作品来看,尽管没有紧苦之感,但总体上与《笔歌墨舞》只不过“半斤八两”,手法并不高明。
《胸有芳心身无媚骨》、《读古今书》以及《我书意造本无法》一类作品(图4),更常见人们将其视为“邓氏专利”,说这是邓石如所创造的由圆朱文发展到圆白文的里程碑,推崇备至。对此,我无意说这样刻不是邓石如的一种尝试,但刻得怎样,水平是高是低,却不能含糊其辞。
显然,前两方作品,由于婉转过甚,且邓石如又穷于刀法,修削而成,但觉“阴盛阳衰”,缺乏刚性和力度。《我书意造本无法》,章法平淡且不必说,只看他的刻制手段,也尤其低劣,勉强成字,哪里谈得上有艺术韵致。对这一类劣作,至今篆刻界仍有人或真或假地闭着眼睛胡吹乱捧,令人遗憾。
综上所述,我以为,邓石如在其所处的时代,敢于离经叛道,确立自己新的追求,从精神上看是极为可贵的。但是,这绝不等于说,有了这种变革的精神,就必定取得成功,就已成正果。就其作品而言,他旨在突破传统而谋求创新,而他所暴露的薄弱环节,恰恰是他对传统理解得不够,雅致而不朴实,浑厚而不雄健,华美而流于造作。可见得这位能应友人相邀入京,而不愿同道,仍“独戴草笠、韧芒鞋、策驴”的布衣之士,一代篆书书法艺术宗师,其篆刻艺格并未归乎“人本”的朴素,其造诣也未将“篆”与“刻”挂钩,达到应有的高度。
从具体的篆刻表现手法来看,我以为,邓石如之短在于:
其一、邓石如虽精于篆书之笔法,也力求“印从书出”,但其篆刻之印文书写,实未得其篆书书法之雄浑:其朱文篆刻一味“婀娜”,以柔作态,婉美其表,唯少真趣;其白文篆刻,或板滞,或柔弱,或臃肿,更缺其篆书之大气度。
其二、邓石如并未真解“印从书出”之意和“以刀法传笔法”之理:或以刀当笔,直接“刻写”,失之单薄草率;或拘泥刀法,一味雕琢,而流于明人习气。
邓石如作为杰出的书法家,他对篆刻艺术发展的贡献,公正地说,是在其“印从书出”之创作追求,将篆刻引向对原型的第二次转换,而不在其篆刻创作成就之高超。邓石如身处两种篆刻艺术模式交替转折时期,虽有高明之见识,而不免旧习之熏染,只能作为过渡性的人物,这实在是历史使然。
由此可知,“以刀法传笔法”并非易事:得篆书笔法而不善用于篆刻,或用于篆刻而不知以特定的刀法成之,都只能是徒有笔法,而无济于篆刻。
我以为,篆刻刀法与笔法之关系,无非是以笔法统帅刀法,亦即刀法须服从于笔法,不可一味逞刀;又以刀法表现笔法——此处用“表现”二字,即如前所说,篆刻制作不是原封不动地刻出墨稿,而是以特定的制作方法成就其“笔意”,强化其艺术效果,一举两得,使书法的笔法具有篆刻的“金石气息”。
篆刻之以刀法成笔法,与碑版匾额之以刀法存笔法,差别正在于此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简介
马士达(1943--2012),别署玄庐、骥者、老马,一九四三年生于江苏省涟水县,江苏省太仓市人,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书协理事、沧浪书社社员,西泠印社社员,为南京印社副社长、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。
【此文转载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篆刻直解》,由金石君整理编辑,供印友们参考学习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