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自古就有立功(完成大事业)、立德(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)、立言(为后人留下学说)“三不朽”之说,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,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修身齐家治国,被称为“千古完人”也丝毫不为过!
曾国藩(1811年-1872年),汉族,初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,宗圣曾子七十世孙。中国近代政治家、战略家、理学家、文学家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。与胡林翼并称“曾胡”,与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并称“晚清中兴四大名臣”。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,谥号“文正”,后世称“曾文正”。
曾国藩,他因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,他的为人处世之哲学更是圈了一大批的迷弟迷妹。当然,这些迷弟迷妹中也包括金石君,金石君对曾文正的崇敬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、又如黄河泛滥,一发而不可收拾……今天,金石君为了表达对曾文正的景仰之心,特别搜集了曾国藩先生的六方印章,六张书法及其为人处世之六戒,让我们一边学习其人生哲学,一边欣赏其书法及用印,也算是一大快事也。
第一戒:戒久利,戒众争
曾国藩:“久利之事勿为,众争之地勿往。”
△曾国藩印
人生从来就没有一本万利的事情,更不可能有一直获利的事,凡事应该见好就收。久利只是一种幌子,引发人们的贪心,使其步入陷阱,万劫不复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孔子也曾说过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”,众争之地其实充满危险与祸乱,容易招惹是非。
第二戒、戒弃美,戒忘恩
曾国藩:“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。”
△国藩之印
对于恩怨,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一点小错就忘了大恩。滴水之恩,尚能涌泉相报,一点小怨,更应该用宽容之心去忘怀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《资治通鉴》中有记载: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,卫侯知道苟变是一个难得的将才,却因他吃了百姓的两个小鸡蛋,便不打算任用他。只因一点小过错就要放弃一个人才,这不是很愚蠢吗?
第三戒、戒说短,戒夸长
曾国藩:“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,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。”
△涤生
揭露别人的短处与夸耀自己的长处,实际上都是为了强调自己的优势,恶意贬低别人。这种行为是心胸狭隘的体现,在人际中最易遭人记恨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孔子曾言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鲁迅也说过:“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,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。”真正的智者总是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,发现自己的不足,从而改正,而非贬低他人来寻求对自我的安慰。
第四戒、戒独利,戒众谋
曾国藩:“利可共而不可独,谋可寡而不可众。”
△涤生
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利益是每个人所为之向往的,但如果是一个人独占利益则通常会成为众矢之的。譬如曹操宁可操纵一个傀儡皇上也不称帝,就是不愿陷入困境,被多方势力打压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而谋划事情则贵在迅速做出决策,商议的人太多,既会动摇决策的诞生,也有泄露秘密的担忧。
第五戒、戒懒惰,戒狂傲
曾国藩:“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,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。”
△涤生
大多数人平平庸庸,碌碌无为一辈子,只是因为懒惰。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,但他不甘于此,勤学苦练,终成一代宗师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庸人败于懒惰,天才却输于狂傲。李自成勇猛有才略,起义称王,却因胜利滋生骄傲,最终惨败。
第六戒、戒恃才,戒逆势
曾国藩:“凡办大事,以识为主,以才为辅;凡成大事,人谋居半,天意居半。”
△槐荫书屋
对于办大事的人而言,深厚的阅历和见识是主要,才华是次要。正如刘邦,治国不如萧何,出谋划策不如张良,带兵打仗不如韩信,却能高瞻远瞩,并网罗他们为自己所用,从而成就一番霸业。
△曾国藩书法作品
而要成就大事,除去人谋的因素,还要看天意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,顺应时势而为,即使失败,也别怨天尤人,所谓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,就是这个意思了。
曾国藩,您知道他是晚清的“中兴四大名臣”之一,也知道他被后人誉为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,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”,但或许您并不知道他小时候并没有像天才那样,生来就聪慧过人,甚至有点让人怀疑是智力低下(趣闻见-《曾国藩与小偷的故事》,欲知故事详情,请在金石印坊微信公众号中回复关键词“曾国藩与小偷”)。
但曾国藩最终从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一代完人,他用“人生六戒”(部分文字参考网络)教我们为人、处世,他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“天道酬勤”,努力终将会有收获,坚持终究会有回报!